高校是一个充满理想和梦想的高等学府,成为我们心之所往、情之所系、梦之所想的地方。本文介绍西藏大学简介和校徽校训
西藏大学是西藏自治区所属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2013年列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1年进藏部队创办的藏文干部训练班,历经西藏军区干部学校、西藏地方干部学校、西藏行政干部学校等发展阶段。1965年、1975年,为满足百万翻身农奴学习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需要,学校历经西藏师范学校、西藏师范学院发展阶段,开创了西藏师范教育的先河。为适应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经教育部批准,1985年7月学校正式更名为西藏大学。1999年以来,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西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西藏民族学院医疗系、西藏自治区财经学校、西藏农牧学院先后并入西藏大学,步入了创办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综合性大学的新阶段。2016年,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单独设置为西藏农牧学院。
学校有纳金校区、河坝林校区、罗布林卡医学院校区和罗布林卡财经学院校区四个校区,占地面积1400余亩,建筑面积47.07万平方米,教育城校区正在规划建设中。现有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艺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与外语学院、政法学院、教育学院、财经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开放大学西藏分部、继续教育学院、交流合作处(留学生部)15个学院(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2亿元。图书总藏量 115.59万册,收藏了 1000 多年前吐蕃时期藏文写本菩日文献,其中,十世纪写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两万五千颂》分别入选第三批、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菩日文献精选影印本》被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列入改革开放 40 周年重要成果。电子图书57万余种。
学校在编在职教职工1158人,其中专任教师和其他师资845人。专任教师和其他师资中具有高级职称386人,占45.7%;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630人,占74.6%。有高层次人才63人次,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3人次,自治区级高层次人才20人次。
学校有各类在校生2.4万余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学生10341人,博士研究生213人,硕士研究生1878人,各类成人学生1.2万余人。
学校有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生态学、中国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4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生态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学校有53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法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美术学、经济学、物理学、环境科学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学英语教学法》《人力资源管理》2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课程入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概论》为国家精品课程,自治区精品课程20门。《人力资源管理》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藏语言文学、计算机及藏文信息技术专业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数学与应用数学、临床医学、音乐学、美术学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信息技术实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6个,自治区特色专业5个。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3名。近年来,获得《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 培养靠得住的高素质人才》和《计算机及藏文信息处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5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承担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5项,自治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自治区级教改项目80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51项,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79项。
学校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发改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和自治区共建重点实验室、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等国家级重要科研平台。有1个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西藏雅尼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2个教育部野外观测站那曲麦地卡湿地生态站、波密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3个区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藏信息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环喜马拉雅人类活动与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治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西藏大学经济文化研究中心,4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藏文信息技术实验室、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实验室、宇宙线开放实验室,11个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团队西藏经济研究科研创新团队、藏族历史文化研究科研创新团队、高原生物多样性研究科研创新团队,2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5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80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及重点项目5项,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4项,科研经费达3亿多元。获得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9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国家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网络安全突出贡献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7项,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9项,自治区科学技术奖17项。
教育部先后组建以北京大学为组长单位,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为副组长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四川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为成员单位的对口支援高校团队,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支援工作,为学校建设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挪威、日本、美国、意大利、德国、尼泊尔、法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十几所高校以及国内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
办学七十年来,学校已探索出一条在特殊高原边疆民族地区兴办现代高等教育的成功之路,累计培养8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为我国西藏和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撑,成为西藏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对外开放与交流的重要窗口。
展望未来,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西藏大学办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具有很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和战略性意义的殷殷重托和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扬老西藏精神,坚守办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理念,抢抓部区合建及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立足西藏,面向全国,凝练高原科学与技术民族优秀文化两大特色学科领域,以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办学宗旨,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开放办学、持续发展办学思路,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与水平,力争尽早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突出、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谱写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西藏篇章而努力奋斗。
大学是文化传承之地,是思想观念和学术思潮的交汇处,通过对西藏大学了解,上海vi设计公司觉得学校非常优秀,其校徽校训也很有高度。